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关于预习的一些思考
作者: 梁俊 | 发布时间: 2010/4/23 17:33:00 | 1119次浏览

关于预习的一些思考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刘红

预习是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预习得好与坏,充分与否,直接关系着课文的理解。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当的措施。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预习几乎是一种套路:读书、查字典、解释词语、分段写段意……诚然,对于认真的学生来说,能有一些收获,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干脆照着《课课通》抄抄,课文一遍不读照样能把预习作业胡完。事实证明,这样的预习是低效的,对于课文的理解帮助不大。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强调了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就应该以“生本对话”为中心展开阅读教学。在对话教学中,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作为老师的学生将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作为学生的老师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非浅。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学生也是如此。有了这样的平等,也就有了真正的教学民主。教师在课堂上就不是搞一言堂,所以不会出现教师说A学生就不敢说B的现象,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充满个性。

这样的个性课堂是我们语文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阅读教学中,我在预习环节尝试让学生写读后感,力求一种最佳的解读文本的方式。实践中,我感受到了预习中写读后感给学生和我的语文教学带来的一些变化。

一、促进学生认真读书

在以往的预习中,虽然老师一再强调“读书几遍,家长签字”,可真正能将这项作业落实到实处的又有几人呢?反正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也不能一个个地查。即使读得不好,也是水平问题。可是现在要写读后感了,怎么样也要写出几百字的文章。不读上几遍,神仙也没法下笔。不仅要读,还要细细去读,关键处细细品味。“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事实证明:自从预习中要求写读后感了,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预习时认真读课文。

二、生本对话落到实处

我们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读后感的重点是“感”。只要沉下心来读课文,就能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能努力走进文本。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预习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学课文,他们通过关键的语段、句子、词语,甚至标点符号去体会、去领悟。学生毕竟是孩子,关键是老师的点拨引导。通过写读后感,能够将课前的生本对话落到实处。课前预习中,学生积累了这么丰富的感受,课堂上的发言怎么会不精彩呢?

三、促进学生整合资源

只要认真读,一篇课文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一篇课文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阅读中,学生的感悟既丰富又零散。这就需要进行提炼整合。大多数情况下,读后感的结构是总——分——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叙述。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培养了整合资源的能力。

在预习中尝试让学生写读后感,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为深刻,我们可以收获更为精彩的阅读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发言是富有个性的,学生的学习是更为积极主动的。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