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课堂预习中的三次尝试
作者: 梁俊 | 发布时间: 2010/4/23 17:38:00 | 1161次浏览

课堂预习中的三次尝试

张忠芹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学会思考,促使学生在学习前进行思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参与文本的学习。开学以来,我给学生的预习经历了以下三次尝试,在一次次尝试中寻找适合学生的玉溪方法。

第一次:教学生三个步骤,在书上记下预习的步骤,每天根据步骤进行。

要求:

1、读一遍课文。

标号小节号,圈出生字词。画出读不顺的、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多读几遍。

2、第二遍课文。

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第三遍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词活句子,也可以用一个词或者一句简短的话写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我在黑板抄写下这几条,让孩子回去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最基本的步骤,有时还针对课文要求适量增添一些了解文本知识和拓展的资料搜索内容。然后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当堂检查课文中能够表现出来的部分。但在检查中发现三种状况:

1、一部分孩子自觉性较高,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书本上体现比较全面,但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小。

2、一部分孩子从书本划线情况发现,他们经过简单的预习,能够完成第一条:有小节号和生字词,但其他没有硬性规定的要求完成的显然不够理想,从课堂情况能够体现思维跟不上第一部分孩子的节奏。

3、这部分孩子没有预习,在抽查前以较快的速度标上小节号和圈出生字词,应付老师的检查。

比如在《长城和运河》的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关于祖国的著名建筑的资料,能认真完成的部分孩子对理解本文有一定的促进。另一部分孩子因为预习不够,在课堂中的行为显得较为被动。

反思:第一次预习作业的设计对学生全面的引导不够,同时对自觉性不高的孩子约束力不强,对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二次:

要求:做《评价手册》的《预习导航》。

针对学生现有的作业进行整合,将《评价手册》的《预习导航》让孩子课前完成,要求认真填写。这样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同时为老师的检查预习提供了操作性。

经过批改,发现对这种书面作业,大部分孩子都能认真完成,但预习导航中有一部分作业诸如“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写一些你认为最难写的字”等,这些问题对动脑的要求不高,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不看拼音,凭自己的感觉应付了事。同时“针对课文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类型的题目,大部分孩子不动脑筋,运用程式性的句子回答。如:为什么课题叫这个名字而不叫那个名字等等。

反思:通过以上的现象,说明预习导航的题目设计有许多不能让学生走入文本较深入思考。仅限于简单的浮光掠影的观看即可完成,深度不够,孩子的思考度便不够。但老师已经便于调控孩子的行为,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有固定题目的基础上去进行简略的回答与思考。较之第一阶段,具有了可操作性与可检查性。

第三次:

要求:有选择地完成《预习导航》和《巩固课堂》。

针对第二次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仔细观察了《评价手册》中的《巩固课堂》内容,发现题目不多,内容不深,完全可以让孩子在预习中完成。同时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文本,认真思考,才能回答出巩固课堂中的题目。于是将预习导航和巩固课堂结合起来,去掉意义不大的题目,让孩子在课前完成评价手册这一课的内容。经过几天的操作,发现孩子们完成的质量较高,只有极个别的孩子作业完成不到位。

反思:整合《预习导航》和《巩固课堂》,一来为学生的作业减负,二来因为因为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认真地思考。同时经过课堂的反馈与验证,发现平时一些思考不积极跟不上课堂节奏的孩子明显有了积极性。不仅具有了可操作性与可检查性,同时还促进了学生课前对文本的思考,真正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