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小杜鹃》教学反思 徐荔婷
作者: 杨健 | 发布时间: 2011/10/16 16:37:00 | 1629次浏览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反思 徐荔婷 一、成功之处 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互听课,自己的心中还是有一丝紧张和担心,刚拿到课题时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从哪下手为好,但之后我静下心来思考,设计了让学生可以在短课时中学会歌曲的演唱,并接触到一些音乐理论知识的课堂。 音乐的新课标中要求教师极为重视对学生在音乐知识上的学习,所以我将识谱、唱谱、感受音高等环节都贯穿在了短短的20分钟的课中,尽管学唱谱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困难,但他们正是一个转折期,是走向高年级学习的必经之路,所以课上我通过了手势、手位的帮助,运用了“模仿”的方法带领学生对歌谱有所熟悉,学生很快学会了歌曲的演唱。 二、不足之处 这一次的主题围绕“快乐的生本音乐课堂”进行的,所以原本我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想要让学生一直沉浸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主要出发点,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把快乐引进音乐的课堂。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成长。 但是想法是好的,运用到时间中好像就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课上尽管我很尽力的在说,学生并没有完全跟着我的思路在走,也就没有想要主动学习的体现,而是相对被动的被我推着走,“生本”的想法也就没有体现。 作为一名新教师,这种情况之前也并没有遇见过,也许是因为师生见还有点不熟悉,又或许是学生们有点紧张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真实水平,课上也到了比较单调的局面,学生的“快乐与幸福”也就不知从何而谈了。 此外,时间的紧迫和自己的经验缺乏,我想要用最短的时间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超出了三年级学生可以接受的水平,课上也就造成了不能用最简便最生活化的形式让他们体验知识点,而更像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 三、其他教师值的学习的地方 课前,我自以为做了充分的准备,其实那只是我想象中的充分,真正到了实践确毫无意义。其他老师的课都那么生动,不仅感染了学生,还感染了我,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老师,让我自身都有想要投入学习的冲动。 四、写再教反思 1、运用的一些教学手段、方法和设计都应该符合所教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症下药很关键。 2、音乐课的学习其实是有情境有故事的,想要学生积极的进入学习状态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有一个空间的认识,从而有发现和参与的兴趣,而不是我一再的灌输,让他们产生疲劳感。 3、对于音乐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不应该直接理论性的教授给他们,而是可以用一些动作、活动等帮他们去体会,形成一种音乐感知上的习惯,等到了可以接受理论的年龄段再把知识点告诉他们。 4、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说要让他们“动起来”,在活动中聆听和熟悉歌曲,这样既便于学生歌曲的学习,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课上很开心、很幸福。 5、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为主线,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的快乐我就成功了。正如 总体来说,我的课还太不成熟,今后应该多向同组的老教师,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一有机会就去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极的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向他人请教,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实现“追求快乐的生本音乐课堂,让学生带着幸福感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