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水平二(三年级)跑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陈坤
作者: 杨健 | 发布时间: 2011/10/16 16:38:00 | 1471次浏览

水平二(三年级)跑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陈坤

水平一的跑单元教学主要是学会走和跑的简单动作,能跑或走呈直线性,学会加速跑并且有兴趣进行跑的练习。

水平二(三年级)开始的跑单元教学已经开始具有专门性、针对性,通过每一课的教学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体会跑的四个过程,并且十分科学的渗透跑的专门性练习,比如高抬腿跑,提高短跑的频率及其跑步中的髂腰肌用力,能十分有效的促使学生高抬摆动腿,除外高抬腿之所以能够充分练习学生双腿交换的频率增强落地支撑的弹性,我认为主要是踝关节灵活性、伸展性。踝关节的灵活用力有效连贯小腿后肌肉全收缩预拉伸,同时释放出的ATP通过膝关节屈伸传递大托肌肉群作用于短跑的主动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

整个过程除了积极后蹬的力量无法模拟之外,其他用力过程与短跑相似。所以高抬腿的教学能有效促进水平二 三年级学生的跑速提高。

三年级高抬腿教学有原地高抬腿开始,愈来愈强调运动技能的今天,对基础动作的正确与规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加有效的完场本技能教学我对原地高抬腿作如下分析:

原地高抬腿跑教学要求是:初步学会跑的摆臂、高抬腿跑的动作,发展跑的能力。重点是:摆动腿高抬;难点:蹬地腿充分伸直。

学会本课内容是以后学习行进间高抬腿跑的基础。对促进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发展,提高跑的姿势、技术及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建议:1、原地高抬腿走;2、从低到高的原地抬腿跑;3、大腿触手掌心的原地高抬腿跑。也可以两人一组,可以用膝去碰对方同学的手心,也可以借助一些道具,可以更有趣些。

到了水平二,高抬腿跑有了新的要求:学会上下肢协调高抬腿跑的方法,做到高抬大腿、快速交换,三提一快”——提踝、提臀、提腿,两腿交换频率要快。教学重点:动作正确,强调频率。教学难点:蹬摆结合。

到此,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高抬腿跑,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当,所以真正掌握高抬腿跑这一技术动作的学生并不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上肢摆臂动作和下肢腿部动作不协调。

第二,在高抬腿跑练习的过程中身体后仰,支撑腿过度弯曲。

第三,练习的过程中有跨大步的现象。

第四,对高抬腿跑的练习不太感兴趣。

结合以上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几种现象,经过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加以纠正。

第一,由慢到快的原地高抬腿跑结合正确的前后摆臂的练习方法,可以改变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的现象。(针对上肢摆臂动作和下肢腿部动作不协调)

第二,加强腿部力量的练习。由于儿童腿部、腰部力量不足,往往在高抬腿跑的过程中出现身体后仰,支撑腿不直的现象,运用一些常用的素质练习的方法,如;蛙跳,多级跳等,可以改变这一现象。(针对在高抬腿跑练习的过程中身体后仰,支撑腿过度弯曲)

第三,在练习的过程中运用拦截的方法。教师或同学之间可以用拦截的方法进行练习,练习时拦截者张开手臂控制练习同学的速度,慢慢后退,并可以纠正练习同学的错误动作。这种练习方法可以改变在教学中出现的跨大步的现象。(针对练习的过程中有跨大步的现象)

第四,通过组织短距离高抬腿跑的小比赛,或原地短时间计时高抬腿、跑(次数),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加练习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步频。(针对对高抬腿跑的练习不太感兴趣)。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