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操作、重比较、悟算理-赵莉
作者: 窦林 | 发布时间: 2009/5/31 11:11:00 | 997次浏览
勤操作、重比较、悟算理
雨花实小:赵莉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气氛沉闷、或是学生说不清算理只会埋头计算的现象,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老师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
本周,南京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在我校举行,有幸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她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地操作及适时的比
较,强化了算理的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真正做到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一、“摆”算结合,在操作实践中理解算理。
动手操作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又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拨一拨等方式,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感性经验,而且能以此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从而去认识新知识。因此,当遇到个位不够减,如何从十位退一作十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计算过程时,两位教师都是让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操作来解释算法和算理。
如在教学50-26,个位上0减6不够减怎么办?学生对从十位退一作十,用10减6得4,比较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或者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和算理。先引导学生动手从5捆小棒拿出一捆(是1个十)拆开(得到10个一),个位上10减6得4,这时整捆的还剩4捆,去掉两捆还剩两捆。再引导学生观看并随同老师一起拨珠,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拨去一个珠,再个位上拨上10个珠,个位10减6够减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竖式上板书过程,并着重强调十位上打退位点,在板书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板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把分小棒、拨珠、写竖式、讲算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学生呢,通过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合作,较轻松地在实践中理解了算理。在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时间和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探究算理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从而在手脑结合的主动实践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二、重视比较,在多层比较中悟出算理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再教学完50-26的计算过程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一层次的比较:50-26和复习题中的58-26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教师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让学生对运算方法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述。从这个层次的比较中,学生再次感受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的算理,同时,区分了退位减和不退位减两种不同的情况。
对一些相近、相似、易混、易错习题和一些形式上相似,实质不同,容易混淆的习题,教师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二层次的对比。50-26和52-26又有何相同和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由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不再只是与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打交道,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同时,通过有效的比较、交流,让学生真正悟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而应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09年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