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H1N1流感病毒应急处理预案
作者: 孙其珍 | 发布时间: 2009/8/30 11:38:00 | 520次浏览
为了有效及时地控制和消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和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系统,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疫情,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原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防控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并设专职联络员(由校医担任)负责日常的情况收集与上报。
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李维斌校长
副组长:孙其珍副校长
组 员:后勤服务中心
学生发展中心
校 医
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
二、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学校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学校内相关部门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知识的日常宣传、有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负责建立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和发生的物质保障机制,协助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对疑似病人的监测处理及环境消毒等工作。
通过加强学生晨检,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增强师生防护知识等途径,采取个人预防,学校预防,家庭预防相结合的办法,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到传染病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落实防控具体措施
1、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对出勤学生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及主要症状。建立班主任→校医→校长三级上报防护网络。
2、缺勤缺课登记及消毒制度。对每天缺课缺勤的师生要做好登记(班主任要及时与缺勤学生家长联系,了解缺勤原因,记录详细内容),每日晨检登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校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班主任要每天利用放学打扫时间对班级进行“84”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学校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健康课、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形式,深入地进行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专题宣传和防治动态的相关报道,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4、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教室、办公室、食堂、各部室等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新鲜。开展全校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整治学校内部各处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地;加强学校洗手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5、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6、加强教职工的培训。让教职工掌握基本的常识。增强教职工的健康意识。
四、疫情应急处理
1、当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包括疑似疫情)时,立即由保健教师上报区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采用电话上报和网报两种形式),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如果在校发现疑似病人,立即将疑似病人送往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待未发现流感样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
3、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5、坚持完善学校门卫出入制度,一旦学校发生H1N1流感病毒传染病疫情时,严禁校内外人员随意进出学校。
6、患者应在家进行治疗、隔离,严禁到校上课。若想恢复上课必需具备医生的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