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学习十七大征文(二)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08/3/30 0:00:00 | 1099次浏览

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教学管理方式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王静

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事业必须发展,学校必须发展,如何发展呢?十七大的精神告诉我们,要发展,就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我校教学管理者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反思性教学策略为引领,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工作,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努力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

关注机制,让提升质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机制是教学常规与学校核心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确立以教学为中心、打造质量品牌、实现优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我校在建立并完善了“教学常规考核制”、“教学视导制”、“教学检测制”、“教学质量激励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推出了“教学工作月研讨制”、“教学工作简报制”、“教育教学业绩评比制”。

教学工作月研讨制:每月最后一周,由校长室牵头,一把手校长组织,学校各处室围绕教学工作以书面和口头汇报的形式交流当月工作,总结得失,并谋划下个月工作,使教学管理工作目标更明确、计划更周密、措施更有效。

教学工作简报制:每月由教学管理室组织,将教学工作分“常规检查”、“校本研究”、“质量监控”、“小型竞赛”、“特色活动”等五方面向全校通报,回顾一个月的工作,布置下月工作,让全校教师了解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明确自身的职责。

通过填写《学期教学业绩上报表》,展示教学实绩,每学期由教导处、教科室等组织教师“回头看”,鼓励教师不断积累,不断超越,努力实现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并进。

抓实教学监控,建立质量高地。

1改进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我校推出了“32”备课模式。“3”即是教师在个人初备时,备好教材、教师用书和学生这“三本书”, “2”是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的再备课。集体备课是教师备课的关键和重点,首先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把教师个人挖掘的教学“真问题”交流出来,再进行梳理、分类,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形成共性的问题突破思路,作为教师的“通用教案”,学科组资源共享;教师个人的再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个性特色,提出需要补充的问题和应对解决的办法或措施,在“通用教案”基础上的个人加减,实现备课的再创造。这样,经过个人初备、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的再备课,三次备课,三次提高,既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又为教师个性发挥提供了空间。集体备课的过程,变为教师之间智慧碰撞、互相启发、博采众长的过程,提高了电子集体备课的质量。还试行了“集体备课观摩制度”,由备课组自主申请,开展同学科的集体备课观摩活动,进一步丰富集体备课的形式,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教案检查反馈到人头,使检查成为提高个人备课水平的途径。每个月,教管室都将每位教师的电子教案收集上来进行存档,对二次备课和青年教师手写教案,教管室逐一进行细致地检查,形成个人书面评价和综合评价。每位教师每月都会收到教管室发给的检查评语,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都要进行面谈,使每个教师都清楚自己教案的优缺点,不断改进备课,形成了反馈到人头的教案检查制度。

3加强对各班级、各年级学科的质量跟踪。将每一次的调研测试成绩做成直观的折线图,通过各班级、各学科的折线图,跟踪班级、学科、学生成绩的变化,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杜绝薄弱学科、薄弱班级的出现。

注重教学反思,深化课程改革。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出发点。我们在实践中抓好校本“问题”的研究,积极收集整理正发生在学校里、课堂上、班级中的真实问题,基于“问题”,开展校本“问题”的攻坚研究和实践,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推动实小课堂结构的重构,不断焕发实小课堂的生命力。

1.开展“案例诊断”研讨活动。

我校语文教研组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效率低等问题,积极反思,依托学校省级主课题《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小学课堂文化的建设与研究》,以“构建简约、灵动的课堂”为课题的价值取向,分别从“有效问题研究”、“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有效的朗读指导”等几个切入口开展案例诊断活动和交流研讨活动,切实地解决了教师的实践困惑,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对“有效问题”的研究我们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

1)上课和录像:青年教师谢娟围绕专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施教,语文教师听课,同时电教中心把课堂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

2)观看录像:全体语老师再次观看该课视频,一方面关注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更关注课堂上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3)反思研讨:执教者预先谈教学设计,再比较录像中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教师们自由发言,有的联系理论剖析相关问题设计,有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个别问题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有的深入浅出地表达对什么是有效问题的看法等。在反思和研究中,教师们对什么是有效问题渐渐明晰,对如何设计有效问题达成共识。

4)根据反思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教学。

在这样的反思性教学研究中,教师的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窦林、韩敏、梁俊、夏爱玉、韩发忠、龚慧昌、刘红、谢娟等一批教师脱颖而出,在市、区教学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实施青年教师“五个一”工程。

每月一篇“教学案例”、“我的教学故事”的撰写;每月一次以“教学病历”为主的诊断性研究;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论坛”、“课题研究论文发布会”;每学年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评比;每年一次的读书报告会。让教师把自己成长中的思想表现、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等作为个案加以分析研究,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以“教学沙龙”、“教师才艺展示”等为主要途径,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大宣传力度,对每月一次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通报表扬,并把优秀的案例中展出,提高教师们教学反思的积极性。

200711月举行的工作三年内青年教师擂台赛,16位青年教师在为期一周的赛课中一一亮相,彼此感受了比赛的紧张、激烈,体会了学校领导、组内教师、师傅的关心、支持,同时增强了对教学研究的严谨态度。通过此次活动,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奋斗目标。

3.模拟教学,实现同伴互助。

模拟教学或叫模拟课堂,是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中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反思性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课例诊断、解剖分析之后,作为教师个体在个人感悟、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同伴互助,共同进行教学演练。通过模拟课堂将反思获得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进行小范围的教学实验,并实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让参与的教师既从研究者的角度审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又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让教师获得快速又直接的教学体验和信息反馈。

科学的管理,催生了教师的智慧,在历次市区质量调研中,我校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高位稳步推进,连续被评为区“质量提升有功学校”,多名教师获区“教学功臣”称号。

今后的工作中,雨花实小将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发扬“用心做教育,全力谋发展”的精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勇于开拓,积极破解学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突出矛盾,向“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更加优异的教育质量,更加鲜明的办学特色”目标不断努力,全面打造一流质量品牌,把雨花实小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全国知名的实验小学!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