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南京市第七期个人课题申请表二(韩发忠 已立项)
作者: 韩发忠 | 发布时间: 2012/11/2 8:38:00 | 1303次浏览

南京市2012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Gb4519

类别

小 语

课题名称

运用导学案培养三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在心理特点上表现为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在学习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课程和二年级有了很大的变化,游戏特征减少了,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组织性更强了,在阅读和作文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内容变难了,需要花费更过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开始出现分化。三年级“走稳”了,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很顺利,如果出现问题,很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而在其中起着很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关注特殊年龄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理念,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论述本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该研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校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是《小学生命化课堂整合与创新的校本模式的研究》,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就是全力推行生命化课堂的深入研究。目前学校以“导学案”为抓手,进行生命化课堂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作为一名三年级语文教师,我选择自己施教的年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三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就要接触比较长的阅读文章(相对于二年级学习内容来说)和习作。学习内容比以前难了,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由不够稳定,有的同学有较强的自信心,而有的同学由于成绩上不来,比较容易丧失信心,又由于学科考核,老师家长督促,又不得不学,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导学案就很关注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不论是课前的导学作业,还是课堂中的导学,都从字词句段篇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这就到达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当然,这是一个愿景,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目标。也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累一点这方面的经验。

三是新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已有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与不足,已有的研究结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很多相关文献重点在于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个论题涵盖面比较大,也难谈得深入。也有很多关于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论文,侧重于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途径。目前已有一些开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权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影响,还个别文章开始关注“先学后教”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研究并没有从学生的年段特点出发,而在我们的2011新课标中对每个年段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有相应的要求,我认为与之相配套的就是每个年段的学生都有相应的自学能力。小学一年级起始年级,很关键;三年级由字词教学重点过渡到以阅读和习作为重点,这个起承转换就显得非常关键。我认为我这个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关注特殊年龄阶段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理念,开展课题研究。已有的研究结论为我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借鉴:关注预习,提醒我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告诉我教学活动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学定教”,使我明白了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课题研究的目标(概括地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预期的状态。)

课题研究的内容(将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成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加以表述,表述具体准确)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适应三年级学习内容的变化,逐步知道如何学习语文这门课。

2.学生具有自觉学习习惯。自觉完成目标导学的学习内容,课堂学习参与意识强,精力集中,思维积极,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

3.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脱离了导学案,学生也能自己学习一篇新课文,对课文有一定的认知。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语文自学能力去学习新知。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环节,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精心设计,细心实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学习方法。在实施“目标导学”部分时,从“扶”到放,在“扶”的过程中,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3.自信心。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不适应学习内容的变化,有一些畏难情绪,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4.自学习惯。注重导学案实施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重点回答每一阶段需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做等,问题要与目标、内容、方法相符;并说明每阶段的时间安排)

一、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即20129月-20149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28月-9月:学习阶段。参加学校组织的市级“个人课题”申报,撰写个人课题实施方案,并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201210月-20148月: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分两步走:第一步种好“试验田”,充分运用导学案,针对不同课型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步实践后的反思,在实践的过程中,导学案的使用中反映出的问题,要及时反思,改进,以更好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学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反复的过程。

第四阶段20149月:总结阶段。完成个人课题的研究成果,成文后上交个人课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奠定研究实施的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优秀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好的借鉴。

2.行动研究法。落实行动的细节,改进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3.教学案例研究法。通过教学案例,边研究边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有所启示,以促进研究的发展。

4.总结经验法。不断探索与总结,一学期一总结、一阶段一总结、结题总结。

5.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作业反馈情况,观察学生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兴趣情绪反映等。

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及预期成果(成果形式、成果名称)

课题开展的有利条件:

1.我现在担任三年级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2.我是学校“生命化课题”课题研究核心组的成员。

3.我是学校“导学案”实验组教师。

4.我有主动研究的愿望,想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一点点事情。

预期成果:

1.一个比较详细的“导学案”案例分析;

2.一篇结题论文;

3.一份研究报告。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