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聊聊“水”
作者: 梁俊 | 发布时间: 2009/5/27 9:37:00 | 971次浏览

聊聊“水”

——与梁俊老师讨论

雨花实小 韩发忠

教学实录如下:

师: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作者对水的回忆的第一块,让我们感受到水的珍贵、来之不易。出示:配乐图片,师讲解。那种记忆的滋味叫做

生:苦涩(教学最后揭示和渗透了写法的指导——反衬,其实在这里可以急转直下,课文中却写了“水”带给我们的快乐,为什么不在教学之初就揭示“快乐”呢。板书当中就有这个“乐”字。而引出“最珍贵”这个关键词,“最珍贵”可以在感受快乐的时候不断强化,一咏三叹。)

师: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所以(齐读:水成为了这个村子里最珍贵的事物)从“最珍贵”这三个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那里非常缺水。

师:所以 齐读“只有。。。。一回澡”。(缺水呀,)

生:他们把最珍贵的水锁起来(还是因为缺水呀)

:(出示:母亲。。。。。痛快)齐读

生:他们在挑水的路上舍不得喝一滴水

生:他们非常珍惜这些水,他们每次洗澡只用一勺水

师:他们的身体对水充满了渴望。所以说(齐读:母亲。。。。。饿坏了)

师:让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这三句话

师:“只有。。。。。一回澡”读读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只有看出下雨的时候很少

生:在我们这洗澡是很平常的事情,下雨我们生怕雨淋到身上,而那里的人们却盼着下雨。

师:指读

师:想想一天不洗澡会怎么样

生:身上很干

师:十天不洗澡会怎么样

生:身上可能都有跳蚤了

师:几个月不洗澡呢?

生:身上都黑了

师:在凉爽的日子还好,在夏天什么样?出示:“特别在夏天。。。。。。感觉”

师:风干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嗓子感到直冒烟,嘴唇都发白的。皮肤特别干燥,摸一摸像干柴一样

师:指读(所以他们特别渴望一场大雨,来尽情地洗上一回澡。)

师:这个时候一场雨不期而至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幅场面?自读课文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他们可能会一蹦三尺高

生:他们会扒光衣服扔在地上,大声的叫“我们可以洗澡啦”

生:他们此时非常快乐,突然来了一场雨他们很激动(你会怎么做,表达这份激动)

师:读出你的感受(现在你就是那个缺水的村子的孩子,读出你的那份激动)

生:读

师: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生:他们将衣服扔在天上,打起了水战

师:加上“抚摸”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雨水给孩子带来的凉爽和舒服

师:自读第一节,想象那里的人对这场雨是什么样的感受

师:指读、齐读

师: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喝来自天空的水。你会这样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们很渴望得到水

生:在我们这里是感受不到这种快乐,而那里的一场雨就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大的快乐

师:所以,他们对水的渴望。齐读“只有在。。。。一回澡”(村子里不仅孩子缺水,大人们也缺水,虽然表达的方式比较羞涩,但那种快乐也是难于掩饰的,而且从多方面去表达出“缺水”。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什么原因。)

师:这样的日子在那里毕竟太少,这个时候水窖里的水显得尤为珍贵。(指读:母亲。。。。痛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当水窖打开的一刹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水了。

师:出示:“从头顶倾注。。。。。。浪费掉的水”自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我感觉到血管里的血的流动在加快”感觉到水对他们很珍贵

师:什么时候我们血管里的血流动会加快

生:很开心的时候

师:你能读出很开心的心情吗?

师:“吸吮”这个词注意到了吗?你觉得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很贪婪地吃(在什么情况下人会贪婪的吃东西?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而这里是在贪婪的干什么?)

师:指读

师:这一段话中有一个词重复了。(划过)对于这个词你有什么想法

生:感觉水非常的柔软,像丝绸一样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柔软吗?指读

生:

师:所以说“而挂在。。。。痛快”

师:那种快乐是多少水带来的?

生:一勺水

师:一勺水几个人用?所以是多少

师:出示:母亲锁上。。。。。饿坏了想对这句话说些什么

生:那里的人对于水的渴求就像饥饿的人对事物的渴求(可与前文的“吃”结合起来理解,也算照应吧)

师:这篇文章作者通过雨水的快乐和一勺水的沐浴,写出了那里什么对水的渴求。身处江南的我们,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这里的问题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在后面听课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个问题有点绕人,不如换为:如果现在你的面前就有着一勺水,你会怎样看待这一勺水呢?引出珍惜、保护水的话题更自然一些。)

生:我觉得心里酸酸的

生:我觉得很惭愧。我们经常会浪费水

生:我有一个启发,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师:作者通过他的乐,却让我们体会到了苦、心酸。这种写法就是反衬的写法。

后记:

最近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李振村倡导的“辩课”,其实这也就是以前的教研活动形式,大家在一起对公开课、研究课说长道短。倡导“辩课”可能是因为目前教师们都倾向于“说长”,无人“道短”,无人敢于说真话了。真正的评课是一种真诚的交流,更多的是倾向于专业素养,而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到“面子”问题。于是我就想到了梁老师的这节公开课。以上括号里的内容只是与梁俊老师商讨,真诚地“聊课”。

在学校这次四区联片活动结束时,杨主任让我写篇新闻稿,我就写道:“梁老师的课娓娓道来,就像“水”一样,清新之感扑面而来。”确实,这节课展现了梁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深的造诣,看似朴实无华,却是大象无形:对于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把握很有深度,逐步推进,由浅入深,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这一点看似简单,却见真功夫。梁老师有条不紊,逐个击破,目标达成度很高。比如教师带着学生感受一勺水带来的快乐时,别具匠心,扣住了了几个词语来感受这个细节,“滑”和“吸吮”以及“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几个词或短语就解决了这个教学中的重难点,一举击中要害,整个小节迎刃而解。这种能力是建筑在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长期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只有去望尘的份。

对于这节课的总体架构我觉得很新颖,梁老师所找到的突破点与众不同,体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用、新颖、情深、高效。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想这篇课文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什么,在他们语文成长的路上能起什么作用。当然,别指望一节课解决这么多问题。但是大海总是由一条条小溪汇成,这篇课文在学法指导上可能还要突出“反衬”手法的运用:文中表现为缺水之苦和有水之乐,这是相生相克的,如果不缺水就不会体会到那种有水之乐;还有大人与小孩我觉得也有反衬的手法,一个放肆的去感受雨的欢乐,一个很含蓄的去享受淋雨的痛快。对比手法的运用也能帮助学生去多角度、全方面的思考问题。所以我觉得这节课在这个学法指导上有点淡化了。高年级的教学应当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包括课后的一些小练笔也应当和这个接轨。这就能将学生所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定会有提高。

以上仅供梁老师参考,感谢她带给我们的思索,欢迎大家一起来“辩课”。我思故我在,“辩课”还要互动,有空聊聊课。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