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作者: 梁俊 | 发布时间: 2011/9/21 9:46:00 | 562次浏览
各位老师: 请认真阅读《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年优秀教育论文评选办法》(见附件一),明确这次论文评选活动的评选范围、优秀论文标准、论文评选程序和论文送评要求等。并于10月8日前把相关材料交到教研中心 教学研究中心 2011年9月21日
附一: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选办法 一、评选范围 二O一O年 二、优秀教育论文标准 1、具有思想性。能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选题和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2、具有科学性。论点、概念表述清晰、准确、完整。论据真实可靠、充实有据、推理严密。 3、具有原创性,有自己的思考、研究与创见。能积极探索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方法、新路径。 4、具有指导性。对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价值。 5、具有规范性。题目简短、凝炼、明确。内容切题,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字表述规范、简洁、流畅,不少于三千字。论文体例规范,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引注正确。送评的论文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打印。 请大市教育学会严格把关,杜绝抄袭论文送省参评;一旦在评审中发现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参评论文,取消论文参评资格,并通报到有关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三年内该作者不得参加我会论文评比活动。 三、论文评选程序 1、各市县(区)评选论文归口由各大市送省参评。(大市不作要求的,县(区)也可直接送评)各市教育学会要向所在县(区)教育学会征集教育论文,着重在省级个人会员或团体会员单位中征集。 要指导参评作者认真填写《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申报表》(表格附后,并已上传到省教育学会网站上供下载),此表要求作为送评论文封面,一式一份(论文的作者不得超出2人)。 2、各大市对所有参评论文分类别(参见表格下方的总计23种分类)登记。要求一律用X电子表格的格式录入,样式如下:
3、各大市组织各学科专家组(每组3-5人)初评。总获奖率控制在70%左右,其中,一等奖占3-5%、二等奖占15-20%、三等奖占40-45%。 4、各市教育学会在组织论文初评时,对获1、2等奖的论文,都须在送评论文封面表格的相关栏目中写上评语,并请2-3个评委签名) 5、省教育学会组织专家组对各市学会提交的论文进行复评,经学会领导审核后在学会网上公示复评结果,并向各市寄发获奖证书。 四、论文的送评时间和参评费 1、时间:各大市教育学会送省教育学会的年度论文复审时间截止于本年度的10月上旬。 2、送评材料要求: ①各大市教育学会将初评中获一、二、三等奖的论文文本一式一份分类别按目录顺序报送到省教育学会。 ②各大市在报送论文目录的最后部分,请把本市获奖论文的实际比例写个说明;同时附上所有评委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专业、职称、单位、联系电话)以备查。 ③论文目录请将电子邮件发送到我会,信箱地址为:hetang_yueshe@163.com (邮件请注明论文目录字样)。论文邮寄地址为: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省教育厅大楼后院1号楼103室,邮编:210024;联系人:张革;联系电话:025-83734693。 3、参评费:每篇论文收50元参评费。 五、奖励方法 凡在省教育学会年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二、三等奖的作者,由省教育学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如二人以上合作撰写的作者,发联合证书一份。评奖结束后,我会将在网站上公布评奖结果并以文件形式表彰获奖者,文件下发到各市、县教育学会,并在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江苏省教育学会 二O 附二:
(二0一 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参评申报表 编号:
注:本表由论文作者自填。注意:1、编号及本表最后两栏不填。2、论文分类要填正确,参见类别填写。3、单位名称一定要写明所在县(市)。字迹要清楚。4、严禁论文抄袭,凡引文要注明出处。5、本表一律装订在文本的首页,一式一份送审。 [类别填写:小语、中语、小英、中英、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卫)、美术(书法)、小数、中数、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电教、德育(政治、思品)、心理(情感)、幼教、特教、职教(劳技)、教育学(含理论探讨、课程、教学法等)、教管(含师资、人事、制度、财务、后勤、校企、班管、团队、督导、校园管理等)共23种类别] (括号内的是说明,不作类别填写。 )
|
|||||||||||||||||||||||||||||||||||||||||||||||||||||||||||||||||||||||||||||||||||||||||||||||||||||||||||||||||||||||||||||||||||||||||||||||||||||||||||||||||||||||||||||||